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园地 > 课题与研修 > 文章页

课堂教学反思及本学期教学重点——唐志祥

2015-03-23 08:17:33   点击次数:11554 次  【打印】 【关闭】

倾听了上学期末保俶塔实验中学陈校长就高效课堂的讲话和本人的教学实际,有一些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以往,我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上学期,我在上《湖心亭看雪》一课,既没有用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学生认可。如果说获得学生认可是一堂有效的课,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朗读,二是学生的预习,三是目标的简化,四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陈校长在讲座中也有提到课程改革关注有效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的适切,教学环节设计的重视,课堂形态的关注,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评价的重视等等。
  结合讲座内容及本人自己教学实践,我觉得,本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

首先教学重点应该在朗读上。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语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教学的有效?
   
其次教学重点应注重学生的预习

预习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肯定学习方法(经验)的过程。 预习的直接参与者──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知识内容和体系。学生在其学习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认知活动,获得新知。 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预习也是直接为教师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服务的。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效果。预习好比下屋基,上课就像做房子;屋基没有下好,房子恐怕也很难高质量地建造起来。

再次教学重点应简化课堂教学目标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解,在以前还存在误解,认为一节课讲授的内容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课前备课备了多少内容,都得在上课时讲完。这其实是对教学效率的片面理解。其实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见,教学效率的高低,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多少学生接受、理解了多少内容,培养了什么能力,这才是计算效率的最重要的数据,这才是教学效率的本质。教师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考虑,这也是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对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初二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要想在课堂上完成几个教学任务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想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清全部的内容,于是在一个课时中便定下了很多的教学目标,这样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只能按备课时的思路讲下去,至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没有办法顾及了。
   
最后教学上也应该多教方法重过程(关键内容、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课堂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也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
    
比如在以前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觉得难理解,于是,大家都去抄翻译,然后读译文、背译文。翻开较认真学习的学生的书来看,字缝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课文的翻译。这反而给学生在复习古文时带来了许多不便,重点的字词句完全被模糊忽略了。对于此种情况,我应该态度坚决地否定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并给他们讲清楚了理由,如果一定要记译文,也不能塞在课文的字缝里。教学中,我要求他们必须突出对重点词句的标注,注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词汇的积累。对文言句子(特别是重点句和难句)的翻译。

一篇课文,老师只上一两个课时就要结束,如果不能切实地组织起有效的教学,恐怕是很难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只有设立难易适度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组织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招聘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招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