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教园地 > 课题与研修 > 文章页

同班异科跟踪:一种新的观课视角

2013-01-18 15:29:25   点击次数:11986 次  【打印】 【关闭】

不久前,英国剑桥教育集团的皇家高级注册督学Anne Munt-Davies与其他5位专家应邀到我校进行评估,在陪同Anne听专家应邀到我校进行评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观课方法——“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比较独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观课视角。
案例再现
Anne作为评估组一名督学,选择到我校七年级某班观课。第一节听的是数学课她观察到坐在第三大组倒数第二排的A同学上课不到5分钟,就从抽屉里拿出“playboy”(一种小型游戏机)开始玩,而且越玩越来劲。大约又过了5分钟,A同学周围的同学开始注意他了,不时看着A同学,眼睛里流露出羡慕和好奇的目光。而此时的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完全无视这一现象,A同学也乐此不疲。
第二节是语文课,上课伊始,A同学大概是第一节课玩累了的缘故,开始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首先向全班同学讲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这时只见老师轻轻走下讲台,走到A同学旁边,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端坐起来。接着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朗读、仿读、竞赛、游戏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Anne注意到在整个过程中,A同学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非常积极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最后,老师通过小组评价、老师的评价让A厨学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成就。下课前5分钟的课堂检测抢答活动,也证明了他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Anne自己虽然不懂汉语,但她也有一种想参加到活动中去的冲动,她觉得这位语文老师的课堂魅力实在太具诱惑力了。Anne接着还听了第三节音乐课,依然主要聚焦于A同学。
“同班异科”跟踪观课及其特点
“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是为了充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教师实施的教学手段、课堂管理的策略与发挥的效能,并分析、印证多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观课者选择一个常态班,以聚焦个别学生(点)与兼顾班里其他学生(面)相结合的形式,连续跟踪听取该班3至4节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课,将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学科课堂上的不同表现、不同学习效果等详细记录下来,以此为重要的研究信息,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一组基于课堂事实的具有相互关联的真实、准确的结论,以此判断教与学的效果及其成因,并借此来指导师生有效教与学。
笔者认为这种跟踪观课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综合性与客观性。综合性体现在观课者通过重点观察同一个班的同一个学生(或一个学生群体)在不同学科课堂中的不同表现,可对比分析、准确判断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及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对不同学生不同态度与期望值的差异,及这一切对每个学生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最终导致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差异。通过这些课堂发生的真实的不同要素的对比分析,可以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及教与学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客观地综合判断,使评估结果更具说服力。
诊断性与公平性。选择同一个班,可观测到在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其他可变因素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的不同,关注到课堂教学行为的点点滴滴,这种基于课堂现场、基于细致观察和对比分析所得出的诊断结论,是有理有据、公平准确的,教学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与数据是能很好地印证结论的,这样的评估结果对受评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为受评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特别是对学困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准确归因,为学校制定帮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指向性与互补性。跟踪观课策略直接指向有效课堂、有效学习,通过对课堂事件的分析,引导受评学校、教师更清晰地认识有效课堂的重要构件与意义,把课堂观察与课堂研究结合起来。
观课以后的分析更加客观
本次观课后,引导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作了如下分析与研究。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清楚学习目标。案例中A同学由在第一节数学课上的漫不经心,转而到第二节语文课中的积极表现,这与语文老师上课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关。动机过程模式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三个方面的因素。个体内在需求的激发与其对行为目标的认识有关,个体的内在需要在与目标相联系的情况下,就由一种缺失性需要状态转化为唤醒状态,形成具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驱力。因此,应该使学生对其课堂学习目标有明确认识,来加强学生的内部唤醒状态,提高学生的内在驱力水平。
 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要与目标一致,而且要在学生高阶认知思维层次上来设计。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与评价六个层次。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在理解以上的层次上来设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案例中同学能够在语文课上自始至终热情高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是因为语文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不仅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且还在A同学的最近发展区,符合认知规律,能很好地满足他的学习需要。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适度的期望值,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调整他们的学习行为。案例中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对同一学生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印证了这一点,当A同学在课堂上出现不当行为时,数学老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而语文老师则通过多种方式,巧妙地向他传递一份关爱、鼓励与期待。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智力、知识、能力、行为状况有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课上所学内容要有当堂检测与反馈,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案例中的语文老师使A同学在她的课堂上学有所得,满足了3个条件,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她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她的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她以抢答游戏的方式进行当堂检测。她以精彩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老师的作为不仅在于组织教学,还要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当堂检测与反馈,即落实“教得怎么样”,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要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案例中的A同学在数学课堂上的顽劣行为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现,而他的自暴自弃是源于数学老师“放弃他”的消极心理暗示。相比之下,语文老师则选择了积极应对,她有效关注到班里每一个学生。她的行为给了我们启示:在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上,老师至少在三个方面要有所作为:一是要根据学情,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二是要关爱学困生,通过设计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三是加强课堂管理,精心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收获和进步。
这种观课方式便于对同一个班的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这种同教学背景下的评价是公平的、准确的。“同班异科”跟踪观课方式与大面积听课方法的结合,能优化评估观课手段,提炼的课堂教学特色与诊断的问题更细致、更准确,因而,据此所做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
——摘自《中国教育报》舒军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招聘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招生咨询